回首頁 農友連結 Language


  公司簡介


商品搜尋



 
『農村要發展,就要有自己的文化』-拜訪「西瓜大王」陳文郁

  三月十五日旗美社大的工作人員、新興社大「農業與農村學習」課程的修課學員以及旗美地區從事農業經營的農民,一群人相約去拜訪享譽世界的「西瓜大王」陳文郁爺爺,若非Discovery 頻道《台灣人物誌》節目的介紹,生為台灣人的我們還真不知道在我們的鄰居(位於高雄縣仁武鄉拷潭村)住著這麼一位名人。也許,因為他是一位從事農業而非高科技、演藝等媒體所關注的人,所以很難讓一般人注意到,其實這也說明現今「農業」所面臨的困境。

  陳爺爺一開始就說,農業是最和平的,農民的特質是老實、艱苦、最沒錢賺,但是,每天生活在大太陽底下,卻是最健康的。他提出一個觀察現象來說明從事農業者的樸實。每年舉辦一次的農業聯合年會,來自產官學界的農業經營及研究者齊聚一堂,每次看到許多人身上所穿的西裝多是幾十年以上的舊衣。可見要靠農業經營賺大錢是很難的事,但是,務農者從土地所獲得的回饋卻是健康。從他身上看到的樸實無華、和善親切氣質,很難讓人與身價數億的企業家聯想在一起,也許,這就是一位終身與土地、農作物為伍者所散發的內斂熱情。

「人無我有、人有我精、自我品牌、自我通路」

  農業要如何發展?農民要如何過的更好?這是陳爺爺一直放在心中的責任。他對經營農產品耕作的農民提出的發展建議是:

第一、種植別人沒有的品種
第二、掌握產品上市的時機及季節性的調節
第三、農產品的品質必需比別人好
第四、要有自己的品牌
第五、要有自己的通路

  這五點建議正是現代企業行銷的「4P」:產品(Product)、價格(Price)、通路(Place)、促銷(Promotion)所強調的重點思考方向。在以小面積耕作的台灣農業經營模式下,面對WTO全球化的市場開放現實中,面對歐美大面積農作物的進口威脅,價格競爭絕對是「雞蛋碰石頭」式的穩輸策略,唯有生產具有「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自有品牌產品,以「在地化」差異對抗「全球化」統一規格,才能為台灣農業找出一條生路,這也是他的「農友種苗」公司每年投入營業額10%(約3億新台幣)進行育種研發的目的,唯有掌握好的種子,才能配合適切的土地,種出別人沒有或比別人好的農產品。

  對於近年來,在農村進行農業技術講習時,看到農業經營人力老年化的現象,語氣中滿懷憂心,面對我們這一群年輕的農村工作者以及對農業感興趣的人,他一直說農村要有活力、農業要有發展,需要更多年青人以頭腦來從事農業耕作,依靠體力的農業經營是沒有前景的。對於一位80高齡、終身在土地上奮鬥生活老人家的感嘆期許,讓我們這群人心感沉重。

農村要發展,就要有自己的文化,才能吸引年輕人留下來。

  「農民必需要有自己的雜誌」,乍聽之下,以為他的意思就是要辦一份類似農業新知等技術性分享的雜誌,再詢問其意,才知他所謂農民的雜誌是一份具有「農民文化」的雜誌,也就是要讓農民於閒暇之時,從事文學、詩詞、繪畫等文化的創作,並藉由雜誌的印行彼此交換心得。原來,他所提到且多次強調的「農村要發展,就要有自己的文化,才能吸引年輕人留下來。」其本意就在於,農村不該只是農作的農村,他應該是一個創作的農村,這個創作除了借用大地豐富的天然資源創造出生養萬物的農作物之外,它更應該是一個人豐富心靈的創作空間,也只有文化的創作才能吸引更多尋求心靈成長的年輕人留下來。他的想法讓我聯想到最近看過的書『半農半x的生活:順從自然,實踐天賦』,書中提到抱著上天賦予每個人的使命(也許是寫作、也許是畫畫、也許是廚藝、也許是歌唱、也許是翻譯、也許是任何促進社會幸福的x),來到農村進行耕作,在環境「永續可能」的發展中,進行文化的「價值創造」。一個是四十幾歲的日本人塩見直紀的體悟,一個是眼前八十幾歲的老爺爺對農村的永續看法,其中的契合性卻如此接近。

農業的發展不應只是「觀光農業」,而應該要實際的「農業經營」

  台灣現在的農業發展著重在「觀光」,並非真正在思考如何藉由「經營」農產品的品質研發,讓農業的飲食健康價值更加提昇。觀光農業的生存利基在於提供都市住民假日休閒的體驗,滿足其在忙碌的工作之餘接近大自然的機會,但其本質只在於尋求另類的娛樂。因此,農場的外在硬體舒適性、具娛樂性是經營重點,對農產品的品質要求及環境生態的永續發展並不重視。然而真正的「農業經營」卻是從尊重土地的適切性及農產品的品質提昇加以思考,以如何生產讓人健康的安全農產品、如何保存土地的地力資源、如何發展人與自然更友善永續的共生關係,作為其經營農業的中心思惟,這樣的農業發展規劃才是真正的永續農業政策。

  陳爺爺提出,日本的農業補助政策是以農地面積20甲以上作為補助的門檻,而日本跟台灣的大多數農民均屬於小農(每戶平均耕地面積大約為2甲),因此藉由補助門檻的訂定,可以促使小農必須藉由共組合作社或產銷班的方式進行農業運作,如此將促進農業經營者的彼此合作及經驗交流,對於農產品生產的經濟規模及農民間的情感支持都能有所助益。

  然而台灣的農業補助政策卻是以補助休耕的方式來因應加入WTO之後的農村蕭條狀態,讓許多具生產力的農業用地因此荒蕪,再加上『農發條例』的農地使用逐漸寬鬆,最後只能讓農地變成大規模的高級別墅農舍用地,如此的農地水泥化發展,也許,最後的台灣農業也只剩下「觀光」用途而已。

(◎文/鍾景生 攝影/張正揚摘錄自【鄉間小路】33卷第6期,96年6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