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農友連結 Language


  公司簡介


商品搜尋



 
e出台灣農業的「12吋晶圓廠」

新品種「淑芬」洋香瓜,要經過至少10次配種!

屬於「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35年老牌的農友種苗,

是如何靠e化,被陳水扁總統譽為「台灣農業的12吋晶圓廠」?

如何僅靠3位資訊人員,就完成複雜的ERP系統導入?

「這顆是我們自己研發出的新品種,像這樣一顆果實,在日本可以賣到一、兩萬日幣!」農友種苗董事長陳龍木拿起了桌上名為「淑芬」的洋香瓜,得意地說。

總公司位於高雄的農友種苗,是台灣第一個、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專業育種公司。成立35年來,現在一年可以研發出超過30種的創新苗種;在中國大陸、新加坡、印度、泰國、越南等5國,都設有分公司,銷售範圍更是遍及世界30多個國家。

農友種苗,還被陳水扁總統喻為「台灣農業的12吋晶圓廠」。一般人心目中十分傳統的農業,為什麼能跟「12吋晶圓廠」相提並論?

e化,就是農友種苗顛覆農業給人刻板印象的厲害武器。

「淑芬」洋香瓜至少配種10次

「我們的種子必須拿去田裡種,生產出來要一、兩季,有時候季節過去了,就要再等半年、一年才能再生產,」陳龍木強調,e化是為了要精確掌控生產流程,「看天氣吃飯」的農產品,比工業產品更難靠科技掌握。

就以「淑芬」洋香瓜為例:要生產出這顆比躲避球還大、外表花紋又細緻的洋香瓜,必須先擬定詳細的生產計畫,再經過至少10次以上的配種,才能正式進入量產;中間極複雜的管理流程,更是需要一筆筆詳細記錄,而且不能出錯。

「我們現在品種愈來愈多,如果沒有用電腦來管理,上市供貨速度就無法比別人快,」陳龍木強調,農友種苗導入e化的迫切性。

事實上,早自1991年,這家種苗公司便導入電腦化。更神奇的是,10多年來的ERP(企業資源管理)系統導入工程,竟然是僅靠3位資訊人員來完成。

農友種苗是如何用最精簡的人力和物力,成功導入e化系統建置?

1991年,當時的農友種苗總經理邱阿昌,就已積極鼓吹公司推e化。他找來當時在荷商飛利浦(Philip)系統部門任職的宋雲宏,為農友種苗來量身訂製出e化系統。

宋雲宏現任農友種苗副總經理,同時也曾是e化解決方案廠商普揚資訊的創始股東之一。他曾經協助農友種苗寫過海外貿易相關的系統軟體。經過意見調查,這是公司內部員工滿意度最高的系統;他也因此獲得邱阿昌的青睞,延攬進公司成為專職人員。

不講技術,講實際功能

不過,面對經營方式自成一格的農業公司,宋雲宏一開始遇到的障礙就不小。

「農藝業和其他產業的工作流程完全不同,根本不可能直接套用市面上的套裝軟體,」宋雲宏指出,早在他之前,農友已找過許多廠商協助企業 e化;但因為農業經營環境的挑戰特殊,讓這些廠商後來紛紛打了退堂鼓。他也坦承,剛進來的前幾年,他本身對於農友種苗所處的特殊產業環境,也是摸索了很久才進入狀況。

「我們有很多自己的專有名詞,像一般公司講訂單,我們稱為『預購』,」宋雲宏指出,農友種苗的員工都是學農出身,工作上經常在使用的農業專有名詞,行外人不見得會知道。

員工對於e化的概念不了解,也讓他一開始在溝通e化的需求時,頗有「雞同鴨講」的困擾。

陳龍木回憶起那段e化陣痛期,感慨地指出:「資訊人員都是工業界過來的,不知道我們農業這麼複雜,都要去溝通說明,講很久他們才會完全了解,耗費很多時間。」

對於員工而言,要放下手邊工作參與開會,與工程師去溝通需求和工作流程,也讓許多人失去耐心。

後來,宋雲宏決定改採比較輕鬆的腦力激盪方式,跟員工開會討論。

會議中,宋雲宏不去講e化的深奧技術名詞,而是直接告訴員工系統的實際功能。他將電腦螢幕上呈現的畫面,直接在黑板上畫出來,讓大家都能有清楚的初步輪廓。之後,宋雲宏再將會議中整理出來的需求,寫成系統程式。

不趕流行,有需要才做

4個月後,農友種苗的庫存和銷售系統終於正式上線運作。「這對我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經驗,代表電腦和員工日常工作開始結合了,」宋雲宏強調。

台灣傳統農民勤儉樸實的美德,在農友種苗e化的人力以及經費上,充分展現。從1991年到2001年這段期間,僅靠宋雲宏一個人,就建立了整體e化系統的軟體架構。在軟、硬體的建置上更是精省,最近3年只花不到新台幣300萬的資訊經費。

「我們不會去趕流行,是真正有需要的才會去做,」宋雲宏說。

由於農友種苗是台灣南部較早、又花最少錢做e化的公司,連高雄的中國造船廠和兩家電子公司也都慕名前來觀摩。「中船看到資訊部門只有我一個人在管,都嚇一跳,」宋雲宏笑著說。

人力單薄、錢花得少,並不代表農友種苗的e化就草草了事。目前,庫存、行銷、人事及總帳會計等,都已經全面導入ERP系統。最近3年來,農友又增加了公司內部的電子郵件系統、架設自有網站,並導入知識庫,進行全面性的知識管理。

全民動員,善用外部資源

農友種苗的e化,長久以來都採行公司內部動員的方式。這與大多數公司主要由資訊部門或專業e化顧問進行的模式,很不一樣。

每當計畫好要建置一項e化專案,就會先組成推行小組。這個小組是由總經理帶頭來擔任組長,再由各部門挑選一、兩名員工,一起分工做e化。「讓總經理來做組長,可以讓員工明確知道,這是公司所堅持的政策,計畫也比較容易掌握,」宋雲宏解釋。

全民動員的方式,不但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也讓e化深入每個員工心中。宋雲宏驕傲地指出,現在各部門已訓練出一、兩位很了解ERP系統的員工,平時就可以幫忙帶領其他的同事,熟悉各項操作。

此外,善用外部資源,也是農友種苗在經費和人力有限的情況下,持續e化的重要祕訣。例如,宋雲宏運用過去在普揚的人脈,協助普揚工程師開發新的作業系統架構;開發成功之後,再拿來農友種苗用,大幅減少開發系統的成本和時間。

就連架設電子商務網站,也徹底發揮了一貫的苦幹精神。前幾年,農友種苗省下動輒可能花上50萬的外包網頁設計費,由公司員工分工撰寫產品圖片和文字內容。此外,再情商義守大學推薦兩名優秀的學生來暑期工讀,將內容製作成網頁上傳。呈現出來的效果雖然不一定比專業網站好,內容卻相當豐富。

庫存精確度提升到90%

不講技術、不趕流行,加上全民動員,是農友種苗e化導入過程中,三大成功因素。

農友種苗對自己的e化成績,如何打分數呢?

還沒導入ERP之前,由於行銷上不能即時掌握庫存,經常發生客戶下訂單卻不一定能拿到貨的情況。董事長陳龍木回憶,由於倉庫在不同的地方,以前都要打電話去問,而且所有採收資料,都是人員先用本子記的,要找尋資料相當費時。「有時候記了,你要是不在,別人也看不懂你的字!」他無奈地說。

自從導入ERP,代替人工記錄的電腦精確資訊果然幫了大忙。農友種苗不但庫存成本獲得降低,生產力也明顯提升。陳龍木驕傲地說,現在除了特別氣候因素影響之外,公司庫存管理的準確度,已從原來的60%,提升到90%以上。

導入e化,為農友種苗帶來一項更積極的效益:利用電腦系統整理出的各項數據,策劃行銷活動。

「像今年SARS疫情過後,我們就曾經利用銷售系統,找出庫存較多的西瓜和番茄種子,在各地舉辦了促銷活動,」陳龍木強調,這都要歸功於銷售部門能隨時連線,追蹤最新種子的庫存量、報價等資訊。

這幾年,景氣低迷,加上今年初SARS疫情重創,董事長陳龍木指出,國際上的專業種苗公司,營收大多呈現10%~20%的負成長,有的甚至不支倒閉。農友種苗雖然同樣受到外部環境衝擊,卻僅僅下滑不到5%。

陳龍木指出,現在很多國外種苗公司,也到台灣來設立生產和銷售據點。「他們的生產技術很進步,如果我們當初沒有那麼辛苦地建立e化,現在競爭力就更弱了!」他慶幸地表示。

農友種苗現在正積極將台灣總公司e化的成功經驗,複製到亞洲各個分公司中,並加以整合。

辛苦播下的e化種子,終於結出了豐美的果實。農友種苗,為台灣的農業,建立媲美「12吋晶圓廠」的新典範。

資料來源:e天下雜誌 2003/12月號 第36期

農友種苗公司董事長陳龍木,得意地展示手上命名為「淑芬」的洋香瓜;這顆比躲避球還大的新品種,是公司自行研發的產品。